国际博物馆日(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于1977年发起并创立,其意义在于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博物馆向全世界传递了多元化的知识谱系,也贮藏着浩繁的信息,等待人们不断探索和分享。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教育和研究”,同样也强调了博物馆在提供教育、深化研究等方面的关键作用。近年来,依托博物馆平台所开展的教育、研究职能进一步发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
金融博物馆 · 始终在路上
金融博物馆在近14年的发展历程中,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优质人脉和场景空间,秉持创新意识,在国内多个城市持续开展具有资源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和行业年会论坛,深入推动金融的启蒙教育、普惠认知,形成凝聚区域特色的金融文化地标。瞄定时代趋势与科技前沿,基于博物馆展陈价值认知、展示传播的需求变化,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能金融博物馆在不同阶段的转型升级。
同时,金融博物馆不断深化校馆合作机制,并与优秀的企业家,有责任的行业机构一起共建博物馆青少年财商教育项目、推介研学精品课程,策划举办各类主题的全国巡展,为政府、企业、院校等,搭建多元、高效、跨界的服务交流平台,视教育为新时代博物馆传承文化使命的重要目标和责任。金融博物馆用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多年来面向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企业和公众公益开放资源,强化交流合作,构建着丰富且正向的金融文化生态环境。
金融博物馆接受《金融时报》专访
值此之际,国内主流行业媒体《金融时报》特别策划推出“走进博物馆 步入金融的世界”专题报道,对国内与金融主题相关的博物馆进行实地走访,中国钱币博物馆、金融博物馆、上海市银行博物馆、交子金融博物馆、中国证券博物馆等多家受邀接受记者专访。
小编现将《金融时报》最新刊发的专版内容,与大家分享如下:
金融博物馆:展示金融文化的时代窗口
(金融博物馆的访谈报道,见上图标记区域)
刊发于《金融时报》2024年5月17日第06-07专版。采访记者 方华,责任编辑 李丹琳,特此鸣谢!
“金融是我们的朋友,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身的安全、财务的自由,并体验到快乐,通过发现历史,我们可以定位当下,并且参与未来,这正是金融博物馆的使命,同社会各界一道,且以战略联盟的方式,共同推动金融的启蒙、金融的普惠和金融的创新发展,合力巩固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前夕,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和金融博物馆馆长渔童女士共同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如是道出金融博物馆的历史使命感。
将时钟拨回2010年6月9日,首次采用声、光、电、影、物等多种展陈手段的天津金融博物馆,以“传统+现代”的多元化视角,向国人勾勒出当地金融史上从重要人物、里程碑事件到核心理念的演化轨迹,并创造了所在城市——天津的金融文化地标,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标注“金融”关键词的博物馆。
在此之后,苏州基金博物馆(2011)、井冈山革命金融博物馆(2018)、上海科技金融博物馆(2019)、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成都,2019)、中原金融博物馆(郑州,2019)等坐落在各地的金融文化地标,如雨后春笋般逐一现身。这期间,金融博物馆还参与了香港金融博物馆(2018)的创建工作。国际金融博物馆(北京,2012)、互联网金融博物馆(北京,2015)、并购博物馆(上海,2016)、东北金融博物馆(沈阳,2016)、宁波保险博物馆(2019)和重庆金融博物馆(2021),改为了线上运营。
金融行业在全国范围有了丰富的展示窗口,以博古识今的职能分工,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陆续推出“百年革命,红色金融“”打击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中英金融史“”美联储的100年“”社会集资与金融安全“”我的住宅我的金融“”女性与金融“”科技金融展”等数十个专题展,并在全国范围进行巡展。
博古识今的历史使命感
“博物馆的英文是Museum,词根是从希腊语到拉丁语演变过来,Muse是古希腊神话中主管文艺、科技的缪斯女神之统称,Um意指‘所在地’,缪斯神殿就是博物馆的早期来源,历史上的战争胜利者,喜欢将有价值的战利品收藏陈列,客观上为世人提供了研究和学习的样本,直到欧洲人文主义复兴后,理性、科学与艺术成为社会时尚,这些专门展示帝王收藏与私人把玩的机构,才被统一归类称作博物馆。”王巍介绍说,近一百多年来,博物馆发展成为专业从事收藏、鉴赏、教育的行业,各国政府、大量商业机构和收藏家个人都投入其中,使之成为一个丰富而不断变化的领域。今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了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教育和研究(Museums, Education, and Research),这也表明,博物馆这一名词,早已从外化的展陈之所,发展成为一门汇聚专业性、系统性、综合性、科研性的跨类别学科与跨学科行业。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博物馆数量近10.4万个,61%博物馆位于西欧和北美,18%位于亚太地区,11%位于东欧,8%位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仅有0.8%位于非洲,0.7%位于阿拉伯国家。另据国家文物局数据,2023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近7000家,位居美国3万多家之后,与日本和德国大体相当。显然,中国已跻身为世界级的博物馆大国,承载着发掘历史、传承文化、启蒙教育的历史使命。
“今年以来,中国博物馆行业出现了几个重要变化。”王巍说,首先是进一步强化监管,所有博物馆都在民政部系统注册,并在各自相关的专业主管部门监管下运营,以保证博物馆公益性质与展示内容的有效监控;其次,互联网和数字生态的高速发展,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线上运营能力和线下数字空间的配置能力;第三,以收藏功能为主导的传统博物馆,开始提升其教育培训、旅游等衍生服务,同时有一大批以培训与教育功能为主导的创新性主题博物馆在进入主流市场;第四,中国博物馆与全球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水平正大大提升,形成具有全球共识的专业价值观。
当金融从工具成长为学科
作为起步并不早、但专业性更强的展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王巍看来,金融行业博物馆的办展体会与前景规划,有着与众不同的心路历程。
“金融业历史悠久,但在主流观念下,金融长期被视作一门工具,极少被划为文化物品而得到保存,因此,相对于收藏性博物馆,金融博物馆更以观念普及、培训教育为主流展示手段。”王巍称,过去十几年来,北京、上海、天津、苏州、重庆和香港等十个城市创建了13家公益性金融博物馆,包括基金、并购、保险、国际金融、科技金融及地方金融等不同主题,不仅接待了近800万人次的现场来宾,也吸引了几千万人次的线上互动,带动众多城市竞相创建当地金融博物馆,成为城市金融生态的文化地标,以发掘金融历史、普及金融知识、提高民众金融素养为工作定位,推动当地社会金融生态健康发展。
“我国正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金融文化的创建与丰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王巍告诉记者,通过梳理几千年中国金融史,从发掘首张纸币交子、中国银本位、废两改元、红色金融诞生,到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等诸个里程碑事件,金融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金融演化史是中国主流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来源与动力。如何将金融博物馆发展成为重要的博物馆国家级业态,与同行一起努力将其构建成经济发达城市的文化标配,是当前金融业依托政府支持、吸引民间资源、创建收藏性乃至观念博物馆的积极尝试,包括向未来的数字博物馆成功转型。
“根据既有经验,金融博物馆正从关注藏品与历史价值,转向关注观念、事件、人物和现实意义,逐步跳出单一的收藏,推动大众启蒙与现实改进,这是博物馆1.0到博物馆2.0的转变。”渔童认为,在当下的互联网与AI时代,正确的办展理念,无疑是以观众为中心,将博物馆场景作为观众思考的背景与开放空间,将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进行无缝衔接、互相延伸。
谁在改变博物馆业态
定期走进博物馆,已成为改革开放后一代人的生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民族自信、自尊、自强的时代气质。近年来,千禧一代人或“Z世代”大量人群,正以高涨的热情融入博物馆,时不时通过自媒体社交平台频繁互动,推动诸多博物馆成为网红打卡地,这进一步助推博物馆内容与展陈方式的创新与迭代。
“新一代参观者,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具有强烈的自主精神和选择能力,希望在博物馆中参与发现、参与互动、寻求同道。”渔童认为,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讲解员主导的规定路线与固定内容,这对博物馆的管理创新提出了挑战,譬如,展示主题是否契合时代前沿,展示内容是否具有互动性和差异性,讲解人员与管理者是否具备高度的知识面与学习能力,展陈内容是否具有社会生态的延展性,互联网、数字和人工智能设施的采用水平究竟怎么样?
“激励观众形成各种未来预期,预演可能改变未来的条件,帮助实现预期,这将是博物馆2.0到博物馆3.0的转变。”渔童坚信,Web3的构架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参与,将是博物馆3.0的核心基础。“必须认识到,博物馆设计与功能从收藏、观念到体验的变化,正是迎合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趋势,但更重要的是,新一代人正成为社会主流,这也是博物馆观众的主流,这一代人是信息社会和互联网社会的‘原生代’,善于自我学习,擅长建立独立的思考坐标,更加关注未来,更积极地参与创新,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数字社会和智能时代,如果不了解这一点,金融博物馆将会失去未来成长的空间,因此,巩固博物馆2.0,面向博物馆3.0,这就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渔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