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4日下午,第216期博物馆金融大讲堂在苏州基金博物馆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指导,苏州基金博物馆主办,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协办。活动特邀中国银河证
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分享“如何理解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政策应对——从四个维度重构中国经济研究的新范
式”。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发集团原董事长、高级专务黄建林莅临并发表致辞,金融博物馆华东区负责人唐蔚担任
主持。活动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金博Daily”视频号、搜狐·金融博物馆和微博·金博在线平台同步直播,1万余人
在线观看。
章俊首席(左)和黄建林副会长(右)共同敲响基金锣
【致辞环节】
黄建林
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苏州国发集团原董事长、高级专务
本次金融大讲堂的主题是“如何理解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政策应对——从四个维度重构中国经济研究的新范式”。当今世界,
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样的讨论正当其时、很有意义。
苏州作为经济强市,近年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在2022
年实现2.4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GDP)、以及4.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面对内外部压力,保持了4.7%的
经济增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苏州上半年的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10.5%,我们迫切需要依托产业集聚优势和技术积累、培育、
发展苏州的未来产业,以此提升城市竞争新优势,助力苏州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演讲环节】
章 俊
中国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
首席经济学家
演讲中章俊首席从“从周期、增长、经济和中国四个维度重构中国经济研究的新范式”的层面阐述了关于全球和中国经济的思考。
以下为内容精要。
【1】跳出“周期”看“周期”
长周期力量的回归:在长周期内(地产、债务、技术进步、人口)大部分时间是短周期(库存、设备更新)主导经济和市场的
波动。但当长周期进入尾声时,作为灰犀牛存在的长周期因素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导致短周期的规律性会变得极其不稳
定。投资者的困境:普通投资者日常更多关注短周期因素对经济周期的扰动,忽视甚至忘却长周期力量的存在。因此在进入长
周期尾声阶段,往往会因为短周期波动失去规律性而失去方向感。
全球经济系统性风险上升:全球经济增长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明显增长乏力。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交替复苏带动
全球经济蹒跚前行,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当全球化分工无法继续做大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放缓,甚至局部
逆转。
中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国经济中枢持续下台阶,传统的投资和出口驱动增长模式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下降,特别是基建和地
产周期性波动节奏出现紊乱,政策传导效应明显滞后和减弱。这些现象背后是中国人口周期、地产周期、债务周期,以及外部
的全球化周期都出现了趋势性变化,这些长期因素的共振导致短周期规律的稳定性下降。
跨周期调节和结构性改革:在逆周期调节基础上,中央在2020年首次提出宏观政策要跨周期调节,目的就是在短周期波动加大
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来提升政策的有效性。但长周期变化并非简单货币财政政策所能应对,需要更
多有赖于深化结构性改革。
【2】跳出“增长”看“增长”
增长理论的早期博弈:自从上世纪30年代大衰退之后,伴随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试图通过逆周期政策
来熨平经济周期。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引起了正常经济周期的紊乱,由此引发了滞胀难题。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和供
给学派的推动下,美国和英国推行了以小政府、大市场为特征的经济改革,大规模减税并推动私有化,并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华盛顿共识”向全球新兴市场国家推广。
凯恩斯主义的回归和困局:2008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凯恩斯主义又大行其道。各国宏观政策过度依赖三驾马车为代表
的需求侧管理,但货币超发导致债务增长失控。虽然特拉斯、拜登试图重新尝试供给侧改革,但巨大的贫富差距和政治对立令
改革无法推进。
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中央在2015年首次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但主要集中在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在
此基础上,在2020年的《2035远景规划》中提出了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
动态平衡。
供给创造需求: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从上游的新能源发电组件设备、到下游的新能源电池、汽车、充电
桩等。带动了国内相关的数万亿的投资和消费,并形成了规模化出口。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0万亿,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
国,未来衍生出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柱。
【3】跳出“经济”看“经济”
平衡安全和发展:贯彻国家安全战略,提升国防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等,例如金融安全方面的财税
改革涉及到房地产投资、地方基建、地方政府债务等多方面问题。
兼顾公平和效率:中国过去经济高速发展中,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更倾向于效率。但2017年十九大把当前社会矛盾从“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共同富裕的提出意味着未来将更加倾向于兼顾公平,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气候变化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长期来看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中国作为改善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和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承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要比发达国家更为艰巨,付出更多
的经济成本。
【4】跳出“中国”看“中国”
外生变量的内生化:中国经济规模在美国的70%左右,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中国在2017年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
济体。2008年以来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平均贡献以20%增长。长期以来研究中国经济全球经济作为外生性变
量,但中国经济本身已经变成全球经济的重要内生性变量,因此要站在全球的角度看看中国经济,以及这种影响对中国经济
影响。中国需要主动作为: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周期被动的接受者,但现在应该意识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决定
性力量。在美国经济未来衰退风险上升,对全球经济拉动减弱甚至是负面的背景下,中国可以主动作为,通过双循环来对全
球经济施加正面影响:中国经济带动全球经济,全球经济改善反过来拉动中国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1)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从 made in China 变
为made for China。(2)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发展贸易和投资,推动产能合作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3)人民币国
际化进程提速,将成为重要的投资贸易和储备货币。(4)中国将更为积极参与和领导全球治理改善,坚定推动经济层面的自
由化、一体化和政治层面的多边主义。
演讲结束后,黄建林副会长向章俊首席颁发了博物馆导师证书,感谢章俊首席对第216期博物馆金融大讲堂的支持。
苏州金融大讲堂
苏州金融大讲堂作为金融博物馆品牌栏目,为各地金融领域监管者、从业者以及金融相关的各界人士,打造学习和观摩
金融前沿理念与知识的平台,并得到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的大力支持。
苏州基金博物馆
温馨提示
目前,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00-17:00(周一闭馆)。场地可容纳100人以内的团体参观,可提供
讲解服务,并可举办论坛、小型沙龙等活动。请致电王女士0512-67903918提前预约。欢迎各界人士到场参
观、交流,期待大家的到来!
2011年11月,苏州基金博物馆在苏州工业园区李公堤开业。博物馆运用声、光、电、影、物等多种手段展示
了中国金融史和姑苏商业史,同时纪录了全球和中国基金行业的重要观念、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向公众普及
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公益基金、共同基金等业态,见证基金发展历程和创新力量。作为全球首家以基金
为主题的公益性主题博物馆,获得业界广泛认可,已经成为全国基金行业和苏州金融的重要地标。
截至2023年1月,博物馆访客累计已超过31万人次,线上参与论坛的人数已经超千万。李学勇、阎立、周乃翔、
王燕文、吴庆文、曲福田、李亚平、吴庆文、蒋宏坤、朱民、曹福龙、王鸿声、王翔、王飏、吴晓东、杨知评、
周向群等省市领导莅临考察,刘明康、黄奇帆、胡德平、周正庆、吴晓灵、陈耀先、王洪章、金立群、屠光绍、
高西庆、马德伦、魏迎宁等部级领导,以及奈斯比特夫妇、王波明、方风雷、周其仁、曹远征、徐林、阎焱、
熊晓鸽、赵令欢等几十位业界嘉宾到馆讲演。
苏州基金博物馆推出各类金融文化专题活动:苏州金融大讲堂、博物馆下午茶、金融投资者教育讲座等两百余
场,青少年财商活动近百场,承办了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年会、中国并购公会年会等全国论坛。
苏州基金博物馆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全联并购公会合作,从2013年起陆续主办了八届中国并购基金
年会。超过20余位省部级领导及150余位行业领军人物出席演讲,2000位线下观众及超过百万人次线上收看,
新华社、人民网、《金融时报》和新浪财经等数十家主流媒体报道,线上线下各类新闻综合点击量近5500万
次。开馆十年来,博物馆得到了当地金融监管、民政管理、文化旅游和教育部门的各种荣誉认证,成为金融机
构的投资教育培训基地。推动金融启蒙,传递金融理念,诠释金融创新。发现历史、定位当下、参与未来,是
我们的使命。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7:00(周一闭馆)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李公堤三期二栋